导航栏: 首页 评论列表

先判断逻辑, 再判断事实根据, 情绪放到最后

默认分类 2014/07/30 06:29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4ODU4MA==&mid=100057944&idx=1&sn=87aa5576e81f411e29bcfaadf27f6cd0&scene=2#rd

在两三年前,我参与过一个挺高级的项目,项目涉众之广,利害之巨。我作为其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有幸贯穿了项目始末。那段时间旁听和参与了许多重量级会议,见识了重要决定的诞生和完整,以及它们一锹一锹落地的全过程。


项目结束后,带我参与这个项目的老板问我整个过程有没有什么感触。我想了挺长时间,跟他说我最大的收获是「逻辑」。他当时愣了一下,我突然意识到,卧槽,是不是我开窍太晚了点。


然而随着阅历增长,我发现了越来越多像我一样后知后觉,甚至看起来已经放弃治疗的逻辑病人。我以前经常嘲笑别人在招聘文案里面要求「逻辑能力」太虚,现在却反应过来,这其实比「五年工作经验」要难的多,毕竟给你五年工作经验的是时间,而逻辑能力只能靠自己养成。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聊起他与同事的一次激烈争辩,他抱怨他的同事「屁股决定脑袋,逻辑混乱,全错,草」。这句抱怨让我回忆起两三年前的那个项目,项目讨论会上有许多只有公司开年会才能从体育场大屏幕上远远看一眼的大佬,他们的争论也很激烈。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架势,有点紧张,只能默默听,随着参加的次数多起来,我逐渐在类似争论中找到了有趣的规律。


他们的争论中大概有三个内容——事实、逻辑、情绪


什么意思呢?我来举个例子


> 因为 所有歌手都是胡子拉碴的老男人

> 而且 邓紫棋是一名歌手

> 所以 邓紫棋是一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


请你先把枪放下,我特别喜欢这个漂亮又不端着的姑娘,咱就不提她唱得咋样了,就凭这长相我就要给她一个大大的YES,哦,跑题了,回来。


我要说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上面的这三句话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滴水不漏,严丝合缝。


再看前提,这段论述的前提是两个事实「所有歌手都是胡子拉碴的老男人」和「邓紫棋是一名歌手」,前者是错的,后者是对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基于错误事实构成的前提,得到的结论未必对。


在逻辑和事实之外,一个喜爱邓紫棋的少年或许会为这句丧心病狂的结论拍案而起,这便是情绪,我想提醒这个少年一句,不论多么愤怒,你都不能说这个论述「逻辑混乱」,他只是前提错误。


接下来,我举第二个例子


> 因为 所有歌手都是胡子拉碴的老男人

> 而且 左小祖咒是一名歌手

> 所以 左小祖咒是一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


发现了吗?基于错误的事实、正确的逻辑,我们居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这种论述看似是无害的,人们甚至会因为它严密的逻辑、正确的结论和积极向上的情绪而对它竖起大拇指。可它其实是非常危险的!采信一个错误的事实或许不是灾难的开端,但一定是灾难的预兆。


比如,当有人相信「找大仙喝上两碗香灰水能包治百病」时,虽然可能确实用这种方法「治好」了几次感冒,但急性胃穿孔时他很可能会依此做出致命的错误决定。


上面的两个例子都属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意思是只要前提对,结论一定对,没有模棱两可——要是所有的逻辑问题都能这么必然就好了,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需要用到非演绎推理(溯因或归纳),非演绎推理的意思是当前提为真时,可以提高结论为真的概率,但是不确保结论为真。


在非演绎推理中,逻辑能力体现在对事实的拣选上。我简单举两个例子「她爱吃尖椒牛柳,所以她很可能是爱我的」——这就是前提跟结论毫无联系的极端例子;「她接受了我送的玫瑰花,所以她很可能是爱我的」——这个就是比较可靠的非演绎推理,「接受玫瑰花」这一前提可以提高「她爱我」这一结论为真的概率,但我们不能确保她一定爱我。


在所有非演绎推理中,「可能」和「必然」之间的缝隙便是所有争论生存的空间,这个缝隙中充斥着事实、逻辑和情绪的辩论。


据我的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身上通常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提出的观点逻辑严密;他们争论时能够不被其中的情绪影响;他们有着渊博而准确的事实储备。


由他们主导的争论能够建立在正确的演绎推理,或可靠的非演绎推理之上。讨论大都发生在事实层面,大家互相交换有无,完善论证中的前提,或通过质疑和反例修正非演绎推理结论的可信度。


而无效的争论(比如大部分大公司的会议)的特点是:讨论主要集中在情绪上,而论述的逻辑是不完备、甚至残缺的。这样的讨论是浪费时间,是草菅人命。


上面的讨论中,我一直把事实作为前提,但其实很多论述的逻辑前提未必是事实,而可能是另一个逻辑的结论,是观点或判断,如此一来,一段完整的论述通常是以一个逻辑链条出现的。


这时,所谓的「逻辑能力」还真是一个门槛不低的能力呢。


在我看来,逻辑不是衣服,穿在观点或判断外面。恰恰相反,逻辑是观点或判断的血肉骨骼。我经常跟同事和朋友说,对任何事情进行判断的时候,都应该先把逻辑弄得尽量完整。


即使判断是错的,可以错在经验不足,也可以错在运气不好,但绝不错在逻辑混乱。这也是本文标题「先逻辑,再对错」的意思 :)


说到这本书,作者从批判思维的角度出发写逻辑,非常实用。他告诉我们一个论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对前提的诘问,对逻辑过程的剖析,罗列了大量常见的逻辑错误。由于有很多例子,所以不像纯逻辑书那么枯燥。


我曾经也有一篇文章写到过如何避免逻辑错误(回复42可以看),也可以配合一读。


本文来自二爷鉴书微信( findbook ) 

——————————


今天有另一件事情,想给大家送几本书,规则是,在我鉴过的所有书中(回复 his 可以查看目录),挑一本你最想要的,告诉我理由,我随便根据眼缘挑10个人,送书给大家。


这次活动是由又拍云赞助的,我所在的公司也是又拍云的客户,谢谢他们的支持。为了表达尊重,我强烈建议你读一读以下又拍云的介绍:


又拍云专注于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非结构数据的云存储、云处理、云分发服务,目前已经吸引到了4万多客户(包括丁香园哟),最近新推出了独立云分发服务,在创业的朋友们可以体验一下(www.upyun.com)。


———————————


之前送的书已经陆续寄出去了,没收到的联系我一下。


下期评书我会给大家送几本老池的新书带着回家过年——对,就是《人生元编程》,实体书下周就要上市了,先预告一下。


<

p>昨天小河兄推荐了二爷鉴书,能得到他的认可我特别高兴。他读书很多,与我不同的是,他更像是一个文科生,而我勉强算是个理科生吧。他维护的微信号不止读书( buzhidushu ),我一直坚持读,不妨也去关注一下。


>>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