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吐槽妈妈「人家父母是大学教授,自然学习好,你连大学都没上,凭什么要求我也学习好」?这件事你怎么看?
无夜,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424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小时候含胸驼背,我母亲总是想着纠正,强行扳直,打骂,都没什么作用,一分钟就恢复原状。原因是我挺起胸很难受,只有驼着才舒服。
几十年后,为了身体健康,我开始做一些日常锻炼,结果身体未必健康了,意外的是,含胸驼背没有了,不挺起胸膛就不舒服。
我到网上查了查,大概意思是,含胸驼背是因为没有肌肉支撑,有了肌肉支撑,就驼不下去了。
所以没有肌肉支撑,再打骂也改变不了;有了肌肉支撑,居然不刻意改正,也变直了。
我父母在教育我改变仪态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只有驱动了底层逻辑,才能获得表面上的改善。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自然”。
努力进行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在遇到难题时会更快放弃,并且过后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
所以逼孩子给好成绩的父母们,你们真知道怎么学习吗?学霸不是刷题刷出来的,他们也是掌握了学习的底层逻辑,一理通,百理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的特征你觉得只是说说而已吗?
每次看到有人臆想学霸悬梁刺股的学习方式我就着急,学霸靠的是领悟力,领悟力,知道吗?不是你把孩子压在那儿,他就能掌握的——他们没有内驱力,你推一把动一下,再推一把就翻车了。
这是现代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一大失败之处。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子女学习成绩的时候总不能如愿,而有些从不提成绩的父母,却能“培养”出成绩好的学生。
所以说句题外话,有心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父母,去教他分析方法,去教他寻找底层逻辑,不仅有利于孩子快速掌握知识,学会思考,也有利于他将来面对这个世界。
遗传是均值回归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未必成绩就好。但是孩子能问出这种问题,就证明父母一直在用学习向孩子施压,这几乎是徒劳的,甚至往往有反作用。
2017年,美国《青年与青春期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升学压力巨大的精英阶层学校里,父母更注重于人格培养(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善待他人)的孩子,要比父母更注重于成就要求(好成绩、好大学、事业成功)的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
并不是说会帮助人了,成绩就变好了,其实一样是有底层逻辑的。这个逻辑就是,对人格的培养能让孩子的人生态度更积极,积极才会有进取心;而对成就的直白期望,则可能使孩子陷入消极的循环,特别是父母期望设定过高,孩子更可能会“习得性无助”——屡战屡败后便彻底放弃努力。
自我效能理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稍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
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所谓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其实就是内在动机驱动的。学霸们的内在动机其实都很简单:有人好胜心强,不允许自己居于人后;有人探索欲高,有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难受;有人责任心重,把学业视为任务,虽然被动,但是勤奋努力……这时候很多学霸就不满了,这几点也太小瞧人了,没错,还有很多人内心升腾着澎湃不息的热流,他们只要顺势而为,自然而然,就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而能被家长干预达到的,其实只有最后一种,但是家长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前面几种,因为更简单,更直接,更省心。但是孩子也更容易摆烂:非不为也,乃不能也。这烂一摆,就是一生——不仅是在学习上,而且是在人生的各种事情上。
父母对孩子提要求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孩子能否满足父母的需求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你不增强孩子的身上的肌肉,只要求他挺起胸膛,他想做也做不到呀!
哈哈,都别光收藏不点赞啊。看到这么多收藏,我就再来多说几句关于孩子教育问题。
为什么你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出现负面效果?这里面有个理论叫认知失调,这种现象会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会不舒服,所以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他就会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一个人犯了错,他就会把责任怪到别人头上,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对的,而他的行为并没有配合这个认知,所以他就制造借口和理由。
这就回答了标题,为什么孩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逼迫、打骂、发脾气,显而易见,都是负面的行为,也就是说在所有人的认知里,这都是不对的。孩子当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你在对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已经提前给孩子找好了理由。孩子本来可能对自己放松自控、不努力学习有些许愧疚,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不对的。但是,你发作之后,他的愧疚感荡然无存。因为他认为你错得比他还离谱,该愧疚的是你。另一方面,既然你错了,那么你捆绑其上的一切期望和要求都不再有价值。
再从另一角度看,对孩子来说,你的逼迫、打骂、发脾气,是一种精神的掠夺,给他造成了痛苦。所以他认为,自己的不努力学习,已经以这种痛苦的方式付出了代价。既然代价已经支付了,那两相扯平,他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努力学习呢?
所以结果就是,孩子更进一步放飞自我,你弄巧成拙。
编辑于 2025-02-10 22:59